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脍炙人口的解释

2025-04-14 05:55:47

问题描述:

脍炙人口的解释,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,帮个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4-14 05:55:47

“脍炙人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诗文或事物非常出色,广受人们喜爱和传颂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饮食文化中的两个经典食材:脍和炙。其中,“脍”指的是切得极细的生鱼片或肉片,而“炙”则是烤熟的肉块。这两种食物因其鲜美可口而深受人们喜爱,后来被引申为形容那些让人交口称赞的事物。

在文学领域,“脍炙人口”常用于描述那些语言优美、情感真挚的作品。例如,一首好诗如果能够打动人心,让人反复吟诵,就可以被称为“脍炙人口”。这样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与艺术感染力,不仅能让读者产生共鸣,还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,成为经典之作。历史上有许多名篇佳作都堪称“脍炙人口”,比如李白的《静夜思》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短短二十字,却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,引发无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这首诗流传千年,至今仍被广泛传唱。

此外,“脍炙人口”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杰出成就,如音乐、绘画等。当一件艺术品能够让大众普遍认可并津津乐道时,它就具备了“脍炙人口”的特质。这不仅是对创作者才华的高度评价,更是对其作品影响力的一种肯定。

总之,“脍炙人口”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也反映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些真正触动心灵的经典之作始终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,成为永恒的文化瑰宝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