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杜甫的资料简介】杜甫(公元712年-公元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他与李白并称为“李杜”,是唐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。杜甫一生经历坎坷,饱尝战乱之苦,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,被誉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歌语言凝练、情感真挚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杜甫生平简要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杜甫 |
字 | 子美 |
号 | 少陵野老 |
出生年份 | 公元712年 |
去世年份 | 公元770年 |
籍贯 | 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) |
所处朝代 | 唐代 |
诗风 | 现实主义,沉郁顿挫 |
代表作品 | 《春望》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 |
历史评价 | “诗圣”、“诗史” |
个人经历 | 青年游历,中年仕途不顺,晚年漂泊西南 |
杜甫的主要贡献与影响:
杜甫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,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的作品真实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,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。他的诗风影响了后来的文人,如白居易、陆游等,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基石。
此外,杜甫的诗歌语言讲究对仗工整、用词精准,许多诗句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。例如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表达了他对社会公平的深切期望。
总结:
杜甫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,他的诗作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,更是历史的真实写照。通过他的诗歌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,也能体会到一个文人对国家、人民的深情厚意。杜甫的精神与作品,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