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含垢纳污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含垢纳污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容忍、包容他人的缺点或错误,甚至包括一些不光彩的行为。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宽容和忍让意味,但同时也可能隐含一种被动接受的态度。
一、词语解释
- 含垢:含有污垢,比喻忍受羞辱或不洁。
- 纳污:接纳污秽,比喻容纳不良行为或人。
整体意思是:容忍污垢,接纳肮脏,引申为对别人的过错或缺点持宽容态度,甚至默许或接受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君子含垢纳污,以全其道。”意思是:君子能容忍污秽,以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。
现代使用中,“含垢纳污”多用于批评那些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、一味容忍的人,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些组织或制度的宽容性过强,导致问题长期存在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宽容大度、忍辱负重、包罗万象 |
反义词 | 刚正不阿、严于律己、明辨是非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例句 |
批评他人容忍错误 | “他总是含垢纳污,放任下属犯错,结果公司内部风气越来越差。” |
形容个人修养 | “他为人宽厚,即使面对侮辱也不计较,可谓含垢纳污。” |
描述社会现象 | “这种含垢纳污的作风,最终会助长不良风气。” |
五、总结
“含垢纳污”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,既可褒义地表示宽容大度,也可贬义地指对错误行为的纵容。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具体含义。理解这个成语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,避免误解。
注: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,结合了成语的字面意义、历史出处、现代用法及实际例子,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,增强可读性和实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