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肯过江东原文及翻译】《不肯过江东》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,全诗借项羽的悲壮结局,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。以下为该诗的原文、翻译以及。
一、原文
不肯过江东
杜牧
胜败兵家事不期,
包羞忍耻是男儿。
江东子弟多才俊,
卷土重来未可知。
二、翻译
胜败兵家事不期:胜负本是兵家常事,无法预料。
包羞忍耻是男儿:能够忍受羞辱和失败,才是真正的男子汉。
江东子弟多才俊:江东一带的人才众多,不乏能人志士。
卷土重来未可知:如果有机会,重新再来,未必不能成功。
三、
这首诗通过对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拒绝渡江回到江东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项羽性格的惋惜与对其命运的反思。杜牧认为,项羽虽然失败了,但若能忍辱负重,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。诗中体现出一种对英雄气节的尊重,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机遇的思考。
四、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不肯过江东 |
作者 | 杜牧(唐代) |
类型 | 咏史怀古诗 |
主题 | 对项羽失败的反思,对英雄气节的赞美 |
关键词 | 胜败、忍辱、江东、卷土重来 |
诗歌结构 | 四句七言绝句 |
情感基调 | 悲壮而略带惋惜 |
翻译要点 | 强调“忍辱负重”的重要性,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 |
历史背景 | 反映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的结局,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 |
五、结语
《不肯过江东》虽短,却寓意深远。它不仅是一首写历史的诗,更是一首写人性、写命运的诗。杜牧通过短短四句,道出了对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,也引发了后人对成败、尊严与选择的无限回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