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粗中有细的含义是什么】“粗中有细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看起来性格豪爽、不拘小节,但在处理事情时却非常细致、周到。这种人虽然在行为上显得大大咧咧,但内心却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考能力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粗中有细 |
拼音 | cū zhōng yǒu xì |
含义 | 表面粗犷,实则细致;外表豪放,内里谨慎。 |
使用场景 | 描述一个人外刚内柔、表面不拘小节,但做事认真负责的性格特点。 |
近义词 | 外圆内方、大智若愚、藏巧于拙 |
反义词 | 小心眼、谨小慎微、粗心大意 |
二、具体解释
“粗”指的是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比较豪放、直接,不拘泥于细节;“细”则是指在实际操作或思考过程中,能够考虑到方方面面,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。因此,“粗中有细”强调的是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的双重性格特征。
例如:一个项目经理在外人面前说话干脆利落,但制定计划时却考虑得非常全面,这就是“粗中有细”的典型表现。
三、使用建议
在日常交流中,“粗中有细”可用于称赞他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细心与责任感,尤其是在团队合作或领导管理中,这种特质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四、结语
“粗中有细”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,更是一种处世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既要保持果断,也要注重细节,做到“外显粗犷,内藏细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