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07北京高考满分作文】在2007年的北京高考中,语文作文题目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当年的作文题为“说‘安’”,要求考生围绕“安”字展开思考,可以从生活、社会、历史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。许多考生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象,写出了内容深刻、语言流畅的文章,其中不乏被评分为满分的佳作。
以下是对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的总结分析,包括写作思路、结构特点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内容。
一、作文题目回顾
题目:说“安”
要求:以“安”为主题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,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。
二、满分作文特点总结
特点 | 内容说明 |
立意深刻 | 考生能从多个层面解读“安”,如家庭之安、社会之安、国家之安等,体现出对“安”的深入思考。 |
结构清晰 | 文章有明确的开头、主体和结尾,逻辑严密,层次分明。 |
语言优美 | 用词准确,句式多样,文采斐然,具有较强的文学性。 |
素材丰富 | 引用历史典故、名人名言、现实事例等,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。 |
情感真挚 | 能结合个人体验或社会现象,表达真实的情感和观点。 |
三、典型范文分析(节选)
以下是一篇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段:
> “安”字,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自古以来,“安”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。无论是陶渊明笔下的“桃花源”,还是孟子所说的“老者安之”,都体现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。然而,真正的“安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,更是心灵的宁静与社会的和谐。
这段文字通过引用经典文献,引出“安”的多层含义,并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“安”的思考,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底。
四、写作建议
1. 紧扣题目:围绕“安”字展开,避免偏离主题。
2. 多角度切入:可以从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历史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。
3. 引用恰当:适当引用名人名言、历史事件,提升文章的厚重感。
4. 语言生动:注意句式的多样性,避免单调重复。
5. 情感共鸣:结合现实生活,引发读者共鸣。
五、结语
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《说“安”》不仅展示了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底,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、人生和文化的深刻理解。这些文章不仅是高分作品,更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。
通过分析这些优秀作文,我们不仅能了解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,也能从中获得写作灵感与提升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