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当仁不让的解释

2025-09-22 18:07:54

问题描述:

当仁不让的解释,在线求解答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2 18:07:54

当仁不让的解释】“当仁不让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当仁,不让于师。”意思是:在仁德面前,不应谦让,应当主动承担。后来引申为遇到应该做的事情,就勇敢地去做,不推辞、不退让。

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责任、义务或正义之事时,表现出积极主动、勇于担当的态度。它强调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,而不是单纯的争强好胜。

一、成语解析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当仁不让
出处 《论语·卫灵公》
字面意思 在仁德面前,不谦让
引申含义 面对应尽的责任或正义之事,不推辞、不退让
使用场景 表扬某人勇于承担责任、有担当
近义词 责无旁贷、义不容辞
反义词 推诿塞责、畏首畏尾

二、使用示例

1. 在工作中:

“这个项目很关键,我当仁不让地接了下来。”

——表示愿意主动承担重要任务。

2. 在道德层面:

“看到有人摔倒,他当仁不让地上前扶起。”

——说明他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,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。

3. 在团队合作中:

“大家都不愿做这份工作,只有他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。”

——赞扬其责任感和奉献精神。

三、常见误区

- 误用为争功:有些人误以为“当仁不让”是争抢功劳,其实它更强调的是责任与道义。

- 过度解读:该成语并不鼓励盲目冲动,而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,主动承担。

四、总结

“当仁不让”是一个体现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成语,强调在面对正义、责任或义务时,应主动承担、不推卸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行为,也常用于评价他人在关键时刻的表现。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弘扬正气与责任感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