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国的根本法是】一、
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,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,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。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、国家机构的组织与职权等内容,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基础和依据。宪法不仅体现了人民的意志,也反映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。
作为根本法,宪法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,任何法律、法规和政策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。同时,宪法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,是解决法律冲突的重要依据。因此,了解和学习宪法,对于维护国家法治、保障公民权益、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|
法律地位 | 国家根本法,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|
制定时间 | 1982年12月4日公布实施 |
核心内容 | 国家性质、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、国家机构设置、国家标志等 |
法律效力 | 其他法律、法规和政策不得与之相抵触 |
修订情况 | 自1982年颁布以来,已进行过多次修正(如1988年、1993年、1999年、2004年、2018年) |
实施意义 | 维护国家统一、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|
三、结语
“我国的根本法是”这一问题的答案,无疑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。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,也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加强宪法学习、弘扬宪法精神、维护宪法权威,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