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具体而微词义介绍】“具体而微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事物虽小但内容完整、细节丰富。该词源于古代文献,常用来形容事物虽规模不大,但结构严谨、内容详尽,具有高度的完整性与细致性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具体而微”多用于描述某种现象、设计、计划或作品等,强调其虽然体量较小,但在细节和结构上却非常周全,体现出一种精巧与全面的特质。
一、词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具体而微 |
拼音 | jù tǐ ér wēi |
释义 | 形容事物虽小,但内容详细、结构完整。 |
出处 | 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夫子之设科也,譬诸草木,有本有末,有枝有叶,其生也具,其死也亡,未尝不具体而微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事物虽小但内容详尽。 |
近义词 | 精益求精、细致入微、小巧玲珑 |
反义词 | 空洞无物、粗略简略、大而无当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设计 | “这款手机的设计虽然小巧,但功能齐全,可谓具体而微。” |
评价作品 | “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长,但情节紧凑,人物刻画具体而微。” |
讲述规划 | “这个项目的方案虽小,但考虑周全,具体而微。” |
三、常见误用提示
- 误用1:将“具体而微”用于形容“庞大复杂”的事物,这是对其含义的误解。
- 误用2:混淆“具体而微”与“面面俱到”,后者更强调全面性,而非规模大小。
四、结语
“具体而微”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,体现了汉语表达中对细节与完整的重视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结合语境准确使用,以避免误解。通过理解其出处、意义及用法,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,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与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