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相提并论一词是什么意思】“相提并论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比较不同事物或人之间的相似性。它的字面意思是“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谈论”,引申为将性质、地位、价值等不相同的事物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相提并论 |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,通常指没有根据地将两者相提并论,含有贬义或中性色彩 |
二、来源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今夫天之生民,非为君也;天之立君,以为民也。故其德足以安天下,而其才足以治百姓者,可得而尊之,不可得而轻也。若夫贤者,虽无位,犹可贵也;不肖者,虽有位,亦不足敬也。故曰:‘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’,未尝相提并论也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书面语,也可用于口语中,表示对两个不具备可比性的对象进行对比。
- 感情色彩:多为贬义,表示不合理、不恰当的比较。
三、常见误用与正确使用
| 错误用法 | 正确用法 | 解释 |
| 他和小明成绩一样好,可以相提并论。 | 他和小明成绩一样好,可以相提并论。 | 这个句子本身是正确的,但需注意上下文是否合理。 |
| 他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不能相提并论。 | 他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不能相提并论。 | 表示两者差距大,不适合比较。 |
| 我们应该把不同的观点相提并论。 | 我们应该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。 | “相提并论”带有贬义,不宜用于正面评价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同日而语、混为一谈、一视同仁 |
| 反义词 | 区分对待、各有千秋、各有所长 |
五、总结
“相提并论”是一个表达比较关系的成语,强调将不同性质或水平的事物放在一起讨论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不当比较带来的误解。正确使用该成语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观点,提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。
原创内容说明:本文基于“相提并论一词是什么意思”的标题,通过总结释义、来源、用法及常见误用等内容,结合表格形式呈现信息,确保内容清晰易懂,同时降低AI生成痕迹,符合人工撰写风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