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文及翻译

2025-11-02 10:21:07

问题描述:

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文及翻译,急!这个问题想破头了,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2 10:21:07

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文及翻译】一、文章总结

《共工怒触不周山》是古代神话故事之一,出自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,讲述了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斗失败后,愤怒之下撞倒不周山,导致天柱折断、地维断裂,天地倾斜,引发灾难。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的想象,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秩序和人类命运的思考。

本文以“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文及翻译”为主题,通过整理原文内容并进行逐句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神话故事的内涵与意义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使天柱折,地维绝。 从前,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,发怒后撞向不周山,致使天柱折断,地绳断裂。
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。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,因此日月星辰都向西移动;地向东南方向下陷,因此水流和尘土都流向那里。
共工氏之臣曰浮游,好行淫辟,其人甚众,其国大乱。 共工氏的臣子叫浮游,喜好荒淫邪僻,他的民众很多,国家因此大乱。
故天下多有无道之民,而少有仁义之士。 所以天下有很多无道之人,而很少有仁义之士。

三、内容解析

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:

- 神话色彩浓厚:共工撞山、天柱折断、地维断裂等情节充满神话色彩,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。

- 象征意义深远:天倾西北、地陷东南,可能象征着天地秩序的混乱,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与道德沦丧。

- 历史隐喻:文中提到“无道之民”、“少有仁义之士”,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或批判。

四、结语

《共工怒触不周山》不仅是神话传说,更是古代文化中对宇宙观、道德观和社会观的深刻表达。通过了解其原文与翻译,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故事的文学价值,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